马坝似蹄吸虫

Maritreminoides mapaensis   Chen
   

  91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成虫形态(图388)(据陈心陶1957) 虫体椭圆或长椭圆形,大小为0.286—0.644×0.222--0.313(0.489 × 0.276),具皮棘。 口吸盘大小为0.042×0.050,腹吸盘0.074 ×0.064,位于体中横线之前。咽0.029×0.025。前咽可见或不见。食管0.033—0.094(0.056)长。肠支在阴茎囊前分支,长度为0.089—0.162(0.129),不到或终止于腹吸盘前缘水平。睾丸椭圆或长形,0.087 × 0.051及0.080×0.047,平滑或略呈分裂,左右相对,约于体后1/3处。阴茎囊甚长,位于肠文及腹吸盘之间,略向后者弯曲,袋壁厚,角质化,有纵或斜纹,最宽处为0.039,其内有贮精囊、前列腺及射精管。前列腺只有几个腺细胞。射精管在接近阴茎囊远端部分呈卷曲状,在压平的标本卷曲的部分似可伸直,并可以见到射精管的远端出了阴茎囊向背面卷曲,然后插入一个半月形的结构。该结构紧附在腹吸盘的左或右方,其作用可能等于生殖吸盘,但因在构造上和生殖吸盘有所区别,故陈心陶称之为生殖肉。在生殖肉之上有无数尖形细长棘状突起,但在制好的标本,这些突起通常不甚明显。生殖孔在腹吸盘右侧的下方。
卵巢圆形或椭圆形,平滑或略分裂,大小为0.089×0.063,位于腹吸盘的左或右侧,与后者平行或略后。受精囊在卵巢及卵巢总管之后。卵黄腺位于体的后半,一般为马蹄铁形,但前后的中间有间断,有时形状略不规则。卵黄总管位于腹吸盘之后。子宫不但占据体的后半部,其二侧亦伸展至体的前端,达食管的左右。 卵大小为20×11微米,卵壳厚,内有胚胎一个。二侧的卵多呈不同颜色,一侧深棕黄色,另一侧透明,显示一边的卵已成熟,另一边则尚在继续发育中。
囊蚴形态囊蚴寄生于淡水虾的心区,具厚囊壁,分为三层,紧密连在一起。三层的厚
度分别为9、11及3.5微米。检查时,有时发现囊壁的外层可以分离。具有囊壁的囊蚴呈球形或椭圆形,平均为0.259×0.240。囊蚴呈早熟现象,雌雄生殖器官均甚发达。
由囊蚴逸出的幼虫活动力大、量度略小于成虫。体扁,叶状,前端略尖,后端略大,表皮具有密集排列的鳞棘,至体的末端始逐渐稀少。口吸盘大小为0.040,腹吸盘平均为0.068×0.070,位于中横线之前。咽直径0.025,前咽及食管分别为0.019及0.052长。肠支短,不易在活动中见到。睾丸平滑或略分裂,长形,二个,对称,位于体后1/3处。左睾0.075×0.040。右睾0.080×0.065。阴茎囊大,0.223长,位于腹吸盘之前并向后弯曲,其内有贮精囊、前列腺及射精管。前列腺只有几个细胞,射精管的远端卷曲,以上的详细结构和成虫相同。 射精管的开口处具微刺一撮。 卵巢球形或椭圆形,大小为0.080×0.060,位于腹吸盘的一侧。卵黄腺马蹄铁形,但前后的中间均呈间断状。排泄囊“V”形,有8对焰细胞,2对位于咽部附近,2对位于肠支之侧,2对位于腹吸盘与睾丸之间,其余2对则紧靠睾丸之后。

生物学

中间宿主 淡水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a(de Haan)。宿主 家鸭Domestic duck。
寄生部位 淡水虾的心区及家鸭肠部地理分布 广东省韶关及马坝市。本虫种早在1935年王绶基进行广东家鸭研究时,曾在韶关市的家鸭后肠中采获本虫,家鸭的感染率为3.63%,当时仅鉴定为马蹄属(Maritrema sp.)。 陈心陶(1936)在广东马坝的小河中淡水虾[Neocaridina denticulata(de Haan)]的心区采获本虫种的囊蚴,并对小白鼠及小家鸭进行饲喂感染,分別在2—9天获得含卵的成虫。陈心陶于1957年进行鉴定,订出种、属名称。